勤儉惜物成就的客家茶文化
◎吳德亮
從清朝末年、日據時期以迄光復初期,在七○年代國內經濟尚未全面起飛以前,台灣外銷榮景所繫的最大經濟命脈,即號稱「台灣三寶」的茶葉、樟腦、蔗糖。其中尤以客家人在桃竹苗地區辛勤拓墾所創造的茶產業與樟腦業為大宗。所謂「南糖北茶」,台灣茶葉以Formosa Oolong Tea(福爾摩沙烏龍茶)之名,先後外銷歐美、東北亞、東南亞甚至非洲等五十餘國,盛名遠播近百年。顯然「美麗之島」的驕傲與輝煌,客家人的貢獻可說功不可沒。
橫越黑水溝來到台灣的客家移民,秉持著「耕讀傳家」的傳統,避開漳、泉械鬥與族群的紛爭,在丘陵與山區辛勤拓墾。延續原鄉茶葉與樟腦種植,不僅開創了當時台灣農業社會的經濟奇蹟,也使台灣達到全面開發,古老的中原文化理念更得以在寶島綿延、薪傳至今。
而經由客家人研發成功或客家文化獨創的茶品,如客家酸柑茶、柚子茶、膨風茶(又稱白毫烏龍、椪風茶、東方美人茶、冰風茶、煙風茶、五色茶、番庄烏龍)、柚香茶等,源於客家人勤儉惜物的天性而創出,也最能反映客家精神與風貌。
以日據初期的1896年為例,光是客家人在新竹北埔、峨眉一帶所產製的「東方美人茶」,總產值就高達586萬餘日圓,佔當年台灣全年歲入預算的60%。文獻上更顯示1941年頂級客家膨風茶每台斤約1000日圓,而當時1000斤的稻穀價格也不過90日圓而已。而關西客家羅氏家族在1937年成立至今的「台灣紅茶公司」,經過粗製、精製、拼堆、包裝後的紅茶,大量外銷日本、美國、歐洲及澳洲等地,每年直接外銷的茶葉高達百萬磅,不讓印度大吉嶺、斯里蘭卡等地紅茶專美於前。五○年代以後產製的炒菁與蒸菁綠茶更成功外銷北非利比亞、摩洛哥、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東非的衣索匹亞等國,數十年來抵達的港口多達八十多個,遍及全球五大洲。
即便在21世紀的今天,客家人主要聚集地區的桃園、新竹與苗栗三縣,加上台北、南投、花蓮、台東、宜蘭、高雄等縣的客家人,茶產業約佔台灣的五分之三左右。有學者認為「客家人用優質茶葉將台灣成功推向國際舞台」,絕不為過。
客家人與茶產業關係如此密切,原因首推客家人長期以來的居住環境:話說中國從五胡亂華以降,客家先民由於不願遭受異族的迫害,或躲避戰禍等因素,而不斷南遷;當時更基於避禍或防禦外敵,不畏惡劣的環境,而大多選擇僻處內陸、山多平原少的地區棲身。客家先民靠山吃山、墾荒種茶,從「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到適應環境逐漸演變為「逢客必住山,逢山必有茶」,源自中原的客家人不僅傳承了飲茶的習尙,生存所在的山坡地也較適合開闢茶園。
再者,茶葉不僅屬於高經濟作物,一次種植後可以連續多年收成,且每年均可採收四~五次(春茶、夏茶、秋茶、冬茶與夏秋之間的六月白),但製作工藝顯然較其他作物要複雜多了,非有不斷求新求變的知識與智慧不可,具備此一條件的客家人,以勤奮與刻苦耐勞的硬頸精神,選擇茶葉來種植耕作,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客家庄,常見擺放路旁的鋁製大茶壺或茶桶,醒目的紅紙上書寫「奉茶」兩個大字,充滿濃濃的人情味,待紅濃溫馨的茶湯下肚,不僅拂去旅人趕路的疲憊,也顯現客家人熱情好客的情操。
千百年來,客家人與茶產業的密切關聯,也使得經典的客家文化無不與茶息息相關,例如打板歌、唱山歌、採茶戲等豐富的採茶文化,而茶山情歌、茶山對唱等都是農業時代客家人生活的一部份。傳統客家山歌講究平仄、音韻、形式,有平板、山歌仔、老山歌與即興創作等。
|